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核电企业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同时,采取强有力措施保生产、保供电,捐款捐物,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了核电人的力量。为报道核电人坚守岗位,不辱使命,同舟共济的良好社会形象,核能行业协会特推出“抗疫保生产,看我核电人”系列报道。今天我们将与您一起探秘大亚湾核电基地三个“零”的由来。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全国防控工作有序开展,中广核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坚持“防疫情、保供电”两线作战,肩负防疫期间和国家保障生产电力供应的使命,特别是春节期间面临着大修和日常生产任务多,从1月26日到2月8日,大亚湾核电基地共超过十七万两千人次进出核电厂区,单日进出电厂的人员平均超过1万人次的挑战。截至目前,保持
0 疑 似 0 感 染 0 确 诊
这三个“0”是如何做到的呢?
基因优良:安全管理与文化构筑坚固“免疫墙”
“我们对防抗疫情是有信心的,这来自核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赋予了我们先天优良的免‘疫’基因。”公司总经理潘银生表示,核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就像“核岛”的三道实体屏障,是基地抵御病毒入侵的“保护罩”;覆盖了公共卫生事件的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是运作机制良好的基地免“疫”系统。“我们常备不懈,召之即来,战之能胜。”潘银生表示。
自1994年第1台核电机组商运以来,公司在大型商用核电站运营方面已积累了超过100堆?年的运行经验,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优良的业绩,进入了国际同行的先进行列。核电行业特有的“纵深防御”、“保守决策”的核安全文化,以及公司“四个凡事”理念、“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安全质量为根、技术管理为魂、敬畏制度程序、崇尚工匠品行”的企业精神,使公司始终以严格的高标准来开展各项工作,为防抗疫情提供了先天的“免疫力”。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就是“预警”,应急管理体系就是“应答行动”。完善的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体系赋予了公司先天优良的免“疫”基因。公司将风险管理融入到了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的每一环节,通过定期开展全面覆盖、重点聚焦的风险评估工作,明确公司需重点监控和管理的风险。比如,2019年底就确定了公司 2020年度六大控制风险,四大监视风险,其中就包括了健康安全环保这一专项风险。
公司的应急管理体系一共有19项专项预案,其中就包括了《传染病疫情专项应急预案》,明确了不同疫情级别下的响应流程、响应措施和资源配备等。应急组织处于24小时热备状态并定期实战演习,召之能战,战之能胜。
精准施策:堵源头,防输入,提升“免疫力”
公司进行“防疫情、保供电”两线作战,要筑好人员管理、工作区域、生产活动和物资保障等四道防线,守好基地大门、厂房大门和主控室大门等三道关。
大数据分析,白名单制作。公司率先推出基地各单位全员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个人快捷申报,筛查人员“经历背景” 、跟踪人员健康状况,每天产生超过20万条数据,形成大数据分析结果,前端管控做到风险可知。根据人员筛查结果建立白名单制度,设置人员入场卡证授权,并通过人员健康状态承诺书、人员健康检查等三级防线,将风险源头堵在外。
核心人员,重点保护。保护重点核心人员,全方位做好运行人员防疫工作:制定运行专项管控方案,实施进入运行主控室人员的“健康卡”制度,在工作中严密保护,通过视频通讯,减少运行主控室操纵员与外部人员接触;设立运行人员专用餐厅和增加自选套餐,实施生活封闭管理。同时班车服务采用专人专车服务,包括运行班车司机测温、车辆消杀、主控区域消杀、主控餐饮和保洁人员健康排查、每天测温制度等。
随疫而动,调整生产计划。核实每一项工作现场作业人数,实施工作活动防疫风险分级制度,同时作业人数超过10人列为一级防疫区;加强对核岛、密闭空间等防疫重点风险活动管控,实时监控控制区人员数量和剂量;机组大修也从三班变成二班轮值,尽可能地降低风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防疫力”
公司近年来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打造的“智慧电厂”平台,在本次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年磨一剑,公司于2019年建成的世界首个核电行业4G无线专网,发挥了科学防疫的最强战斗力,同时依托作业管理中心、辐射监测中心等信息化管控平台,采用远程早会、电子取还票等远程方式,进行技术指导、监督、人员定位、密度调控等,减少生产人员相互接触,提升电厂防疫管控能力。
其中作业管理中心就是近年来打造的“超强大脑”,类似于远程医疗会诊、远程手术的平台。该中心集成了应用无线网络、大数据管理、移动化应用等技术智能抓取生产信息、实时传送作业场景,多专业专家坐镇作业管理中心,远程指导现场作业活动的开展。作业远端近端实时互动,高效协同、精准操作,实现了高质量、少接触完成了日常工作,使一线作业的工作水平达到专家的水平,其掌握的优质技术资源效益最大化。
同时,公司迅速增设热成像体温检测仪,监控每日进入厂区人员,监控每日进入基地车辆,让防控工作高效、有效。
此外,员工包括承包商单位每人每天通过小程序填写个人健康信息和行动踪迹,“有共44个问题,一天大概产生20多万条信息,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变成一张张直观的曲线图:每天有多少人进厂,他们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人感冒……”公司新闻发言人常启能介绍,这些大数据有力支持了基地的生产及防疫工作,做到前端管控,做到风险可知,助力防疫专项小组的科学决策,提升整个管控水平。
命运共同体:主动担当,统一标准,打造防疫共同体
公司既是生产单位,在基地范围内还有个大型社区,长期有132家兄弟单位和承包商在这里工作,他们大部分分散住在大鹏新区的各个地点。为确保大亚湾基地疫情防控风险全覆盖、管控零死角,公司主动牵头成立大亚湾核电防疫领导小组和防疫专项执行小组,制定大鹏新区核电相关人员防疫管理地图,以一盘棋战略,不但管好大亚湾核电基地,还将大鹏新区范围与公司相关的承包商、家属及承包商住宿区、商铺、快递区和公交车站等所有场所作为防疫共同体,一体化管控,“一个标准,一个都不能少”。
公司成立“红袖章”督察组,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不划时段,不分节点,以不影响正常疫情防控工作为原则,硬核防控,实施无死角督查、确保做实做细。“红袖章”的身影成为基地的一道最美的安全风景线。
作为中央企业成员公司,公司体现了责任与担当,在防疫物资最吃紧的前十天,公司就归集库存的防护服和个KN95口罩支援前线医疗机构和周边地区:2月1日支援惠州防疫工作2000套防护服,2月4日支援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00套防护服和2000个KN95口罩,2月16日支援广东省环保厅(调拨南方医科大学)1000个KN95口罩。
公司还妥善安排了来自武汉的中核核电运行研究所24名工程师,与他们一起防控、一块工作,大家同舟共济,共克难关,守望相助、书写了一段深圳和武汉在一起、一家人,一条心的战“疫”故事。
可以说,“防疫情、保供电”之大亚湾方案,也是社会基础设施行业的疫情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次实战,更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中央企业的一次成功探索。
情至“疫”尽:关爱既是舒缓剂,也是最强免疫力
关爱既是舒缓剂,也是战胜病毒的最强免疫力。2月7日,一封由公司总经理潘银生署名的感谢信,让奋战在基地战疫一线的员工很感动。“你们辛苦了!”信里除了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贡献与牺牲,还表达了公司最大的诚意:将给特殊时期坚守岗位的员工,包括承包商在内的合作伙伴,特别给予一定的补助,并已兑现。公司还设立可爱心露天理发等贴心的防疫服务,在这疫情的严冬下,如阳光般照见每个人的心里。
公司给员工发放了爱心保温饭盒、个人防护用品,开设爱心露天理发等暖心服务。食堂每日三餐的供应,也注意营养搭配不重样,让员工在安心工作的同时也能吃好,也是增加大家的免“疫”力。食堂在原先提供卤味、馒头的基础上,又增加新鲜蔬菜供应,这样大家下班就能买菜回家,就不用再去市场和超市。既方便了大家,又减少了人员接触。
“爱心”还体现其他具体细节中,防控是场人民战争,公司全体共同把好基地大门、厂房大门、主控室大门三道关,守好食堂、电梯、吸烟点等特殊空间。其中,高手在民间,花式防疫贯宣创意无限:电梯里,温馨小贴士一人一印;吸烟点,一米间隔一人一格;电梯口,贴着“消毒洗手液,每天不能超过三毫升”的安全提示……这些爱心举措,处处体现了公司的柔性管理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