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学习强国]“强国”两会时间丨关于这些健康话题,听听委员怎么说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0-01-17浏览次数:598

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正在召开,记者采访到几位政协委员,他们立足本职,就健康科普推进、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医养结合工作等谈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强体系搭平台建机制 多措推进健康科普

“我们要围绕‘健康中国’,加强医院健康统筹谋划,转变理念,重视健康科普,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省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赵俊今年格外关注“健康科普”。他提出,做好健康科普顶层设计,将其与临床、科研摆到同等地位,纳入医院发展总体规划。

赵俊

目前,省人民医院正在加强体系建设,为健康知识普及提供支撑,牵头成立皇冠体育健康管理学系,加强健康科普人才培养,同时强化院内健康科普专业建设,提升健康科普能力水平。“我们在医院营造‘全员科普’氛围,提升健康促进与健康科普意识,汇聚热心的权威专家,以专科疾病为特点组建200多个患友会。”赵俊说,医院还推行全人关怀理念,组建跨专业合作团队,例如开展临床社工服务项目、病友互助小组、家属减压小组等人文服务。

省人民医院还搭建传播平台,用心打造“科普文化”,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机融合,形成了强大的健康科普融媒体矩阵。赵俊介绍,医院还与学会、协会、研究会合作,搭建健康科普平台,推动医院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利用演播室平台自主制作的医学科普直播节目“仁医直播间”已完成100期,组织医院医务人员走进演播室,为百姓答疑解惑,平均每期在线收看量10万余人次,最高单次收看量达36.8万人次。

赵俊说,健康科普还需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医务人员健康科普热情。“我们鼓励申报并开展健康教育管理相关研究,促进科研提升和成果转化,建立医务人员科普档案,给予职称晋升、评优评先、表彰奖励政策配套。”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妇幼保健服务的优质资源总量不足,资源分布不均衡,还是不能满足广大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省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副院长、皇冠体育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殷咏梅提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殷咏梅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目前江苏全面保障妇幼健康还面临着服务体系能力不充分等诸多挑战,如优质资源总量不足、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整体学历和职称水平有待提高、妇幼保健融合需要加强等问题,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地区差异不平衡的挑战。

对此,殷咏梅提出五点建议:

首先明确我省可持续发展建设目标。结合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聚焦重点,明确我省可持续发展的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全面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的能力。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服务能力建设。针对出生缺陷、儿童重大疾病、妇女宫颈癌及乳腺癌等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加强服务能力的建设,精准施策,预防和减少妇女儿童疾病发生。

第三,加强我省城乡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打造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大中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以及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支撑的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第四,积极改善妇幼健康机构薪酬待遇,促进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人才的稳定。

第五,呼吁各级政府提高认识,加大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促进服务供给。


一份集体提案 聚焦推进基层医养结合

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加快,老年人对医疗、康复、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此次省两会上,九三学社江苏省委提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建议做好我省的基层医养结合工作。

李奇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表示,2017年江苏省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医养结合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文件实施以来,全省医养结合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但从对基层的调研情况看,目前基层医养融合工作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需求与供给不对称;二是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三是投入和服务不充足;四是家庭病床未纳入居民医保报销范围;五是政府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省政协委员、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李奇介绍,结合江苏省实际,做好医养融合工作,以下几点可供相关职能部门参考:

1、简化基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立医务室、门诊部、护理站的审批程序,同时要提升居家养老综合护理中心等养老机构“医”的水平。2、实现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护理中心覆盖到每个街镇,城市家庭医生工作室覆盖到每个社区,农村每个村必须建设一个村卫生室,在占地面积比较大的行政村覆盖不到的自然村设立家庭医生工作室作为补充。3、充分挖掘社区闲置资源,建设多功能、小型化的社区嵌入式医养融合型养老服务机构。4、对床位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建的社区护理院一次性给予补贴,对转型为护理院的医疗机构、新增康复护理床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给予床位补贴。5、完善家庭病床管理办法。6、加快培育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探索建立通存通兑、权威统一的“时间银行”机制。7、尽快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8、强化部门联动信息共享。


作者单位:南京晨报

责任编辑:聂龙妃 陈丹琳 蒋志初